2024年成都外國語學校學校硬件設施介紹?學校硬件設施是否先進?學校是四川省第一所具有外語特色完全中學學校,學校的硬件設施非常先進,為同學們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助力。最近學校校古琴社8名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到達日本東京洗足學園音樂大學進行演出。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成都外國語學校擁有教學綜合樓、體育館、科技館、游泳池、學生餐廳、學生公寓和400米塑料跑道的運動場。有四個網(wǎng)絡系統(tǒng):微機、通信監(jiān)控、中央空調和雙向閉路電視;一個大型演講廳和20個鋼琴室;1萬個學生食堂㎡,能同時容納5000人就餐;學生公寓5.3萬㎡,有4600張床位,全天供應冷水、熱水。
在當今教育日益重視的背景下,學校的硬件設施尤為重要。我們學校以其先進的設備為學生提供了極其優(yōu)越的學習環(huán)境。無論是現(xiàn)代實驗室、先進的圖書館還是完整的多媒體教室,每一個地方都充分展現(xiàn)了人性化與科技的結合。這些良好的學習條件不僅為學生提供了便利,也為思想的碰撞和知識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絕佳的平臺。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提高。無論是科學實驗的動手能力,還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靈感碰撞,學生都可以在設備的支持下不斷探索和嘗試。這種先進的設施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也促進了他們的實踐精神。正是在這片充滿希望的沃土上,未來的棟梁才正在悄然成長。
7月11日—18日,我校校級藝術團“子衿”古琴社赴日參加“中日民族音樂”交流活動。
7月13日,校古琴社一行8位同學在社長劉雅蓉老師的帶領下,到達建校歷史100年的日本東京洗足學園音樂大學。大家在校方接待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校園—室內外音樂廳、演播廳、世界頂級音控設備;不同功能的大小教室,琴房;圖書館-看到了不少珍貴的音樂書籍、曲譜、CD。
下午3點,古琴社欣賞了音樂大學“邦樂系”(日本民樂)的音樂會,并在會后,展示了我們帶去的四首古琴曲目:琴社專輯曲目《灼灼其華》、蜀派代表琴曲《猿鶴雙清》、流行音樂《bad guy》《半山聽雨》。洗足邦樂系的師生們欣賞了同學們的演出。
演出后,邦樂系松尾教授、味府美香教授和其他師生與劉雅蓉老師及琴社的同學們展開了對話。洗足的老師對只聞其名、未見其形的古琴很有興趣;劉雅蓉老師簡介了古琴的歷史,琴的造型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關系;同學們了解了音樂會上見到的日本古箏、琵琶源于唐朝,詢問了和中國的不同;雙方還就各國的傳統(tǒng)音樂在本國的發(fā)展狀況進行了比較并互贈了禮物。
7月15日,我校“子衿”古琴社前往京都嵐山的嵯峨?yún)掚x庵,拜訪日本古琴演奏家-伏見無家老師。
我國的古琴,也是從唐代傳入日本,在奈良的正倉院還存有一床唐琴—金銀平文琴。伏見無家老師師承香港琴家蔡德允先生,師從蔡德允先生的再傳弟子日本琴家新倉涼子。
伏見老師在日本教授、傳承中國“琴”30余載。其個人秉承“琴”的古風古韻,強調“琴音”寫人、抒懷,有自我的行和跡。
音樂交流的地點—嵯峨?yún)掚x庵,是京都嵐山上的一處幽僻之所,只有在秋季紅葉紅時才開放。這時正值夏季,庵內園景小巧別致—花木扶疏、重疊遮掩、曲徑通幽。
在幽綠環(huán)繞的廳堂中,我校琴社的同學們,身著漢、魏晉、初唐、宋四個朝代的服裝,聽伏見老師講述了中國的“琴”在日本的傳承脈絡以及他自己對“琴”的見解。在和伏見老師的問答中,同學們饒有興致地就伏見老師的觀點:琴需有弦、琴譜需用豎譜、琴不能加“古”字——進行了有趣討論。
然后,每位同學進行了單獨演奏。伏見老師用絲弦琴演奏了三首古曲。
此次行程,同學們除了參加了音樂交流活動,還體驗了其它文化藝術活動——
在東京藝術?學保存修復研究室研究員王夢石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使用天然顏料:各種礦物質寶石-珊瑚、青金石、綠松石、南紅瑪瑙……研磨的染色原料,體驗了宋徽宗輔導王希孟完成《千里江山圖》的場景,在金箔卡紙上,繪制了心中的圖畫。
本次音樂交流活動得到了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展示了中國“琴”的文化、成外學子的風采,了解了中國的“琴”、箏、琵琶在日本的傳播發(fā)展,自身的文化視野得到了拓展,藝術感受能力得到了提升。
以下就是有關2024年成都外國語學校學校硬件設施介紹或學校硬件設施是否先進的情況介紹。學校的硬件設施非常先進,學校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條件,學生的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歡迎同學們報考。如果同學們還想了解更多四川高中學校新聞,請繼續(xù)關注前景通升學網(wǎng)。
本文來源:http://www.ctwy.net.cn/news/19279.html,轉載請著名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