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吹過來的風帶著刺骨的涼意,然而紙鳶書院卻進行著熱乎乎的實踐活動,四川高中學校成都現(xiàn)代藝術(shù)學校同9所高校的學子踏上了走進成都的旅途。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成都霧氣彌漫的初冬,我們走出校園,走進自然,走進社會,在實踐中反思與體悟。
第一站是繁華迷人眼的天府新區(qū)
11月2日,同學們走進天府新區(qū)規(guī)劃館,公園城市展廳等地進行參觀,城市的未來在面前徐徐展開,美不勝收,成都既有現(xiàn)代的氣息也有文化的柔情,在參觀之中,同學們對建設美麗宜居的成都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并對城市發(fā)展有了更多的熱情。
規(guī)劃館帶來的震撼還沒有結(jié)束,文淵房的高校分社交流會緊隨其后,同學們肩并肩團團坐,一股暖意隨著熱烈的交談漸漸攀升,有社團情況共享,也有才藝展示,同學們的心也在蕩漾的陣陣笑聲中凝聚了起來。公園城市之游在滿滿的贊嘆中漸近尾聲。
第二站是質(zhì)樸意趣濃的董家埂蝴蝶村
11月16日,同學們從城市走到鄉(xiāng)村,追尋成都寧靜的一隅,蝴蝶村的康書記熱情好客,精神飽滿地為同學們介紹村莊的點點滴滴,他對蝴蝶村的感情沉淀在言語之中,表達在脫貧致富的堅定之上,聆聽者無不為之動容。
路旁的橘子熟了,同學們被陣陣清香吸引得垂涎欲滴,在征求戶主同意后,“摘橘子”成了一次意外又驚喜的活動,一瓣甜橘入口,清爽提神,滿足感蔓延。穿越阡陌,一行人來到了屋舍前,在主人的邀請下制作盆栽,綠意點綴的小世界里卻又大學問,同學們嘗試之初還有一點手忙腳亂,但你一句我一句地出主意,一切步入正軌,游刃有余。
午飯稍作休息,同學們啟程來到了馬鞍山觀景臺,俯瞰三岔湖全貌,眺望天府國際機場,了解東部新區(qū)未來之城的發(fā)展規(guī)劃,景色之美盡收眼底,登高望遠,心曠神怡,臨風而歌,此樂何及。
返程途中經(jīng)過洛帶古鎮(zhèn),細品老成都的故事。一碗傷心涼粉下肚,回程的路上全是甜甜的美夢。
第三站是茶葉之鄉(xiāng)明月村
11月23日,寒霜還沒有散開,同學們的熱情卻絲毫不減,一下大巴便被縷縷茶葉的清香環(huán)抱,抬眼一望,成片綠意生機盎然,沁人心脾。在這里,空氣像是被洗凈了千百遍,呼吸都是一種享受。進入展廳,一行人仿若踏上悠悠的茶馬古道,將茶葉精挑慢煮,體味茶中靜謐,茶中記憶,茶中人生。
通過講解員的介紹,同學們明白了明月村十年的致富之路的大致歷程,而令人肅然起敬的是,明月村的村民們始終延續(xù)著茶文化中“寧靜致遠”的精神,從內(nèi)而外散發(fā)著質(zhì)樸沉穩(wěn)的氣息,在快節(jié)奏的時代中顯得尤為可貴。
結(jié)束了上午與明月村的邂逅,蔬菜的蜜甜一掃路途的疲憊,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米飯糯軟飄香,一如明月村民風的淳樸。
下午同學們走進陶瓷制作體驗館,體會陶瓷技藝的圓和,當同學們遇到瓶頸的時候,陶瓷師傅化腐朽為神奇,制作過程變得輕松有趣了許多。
再次坐上大巴回校的路上,回蕩在四川高中學校成都現(xiàn)代藝術(shù)學校同學們腦海里的是那首回文詩:“茶,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明月村如此的通透而友善、寧靜而祥和,是否是品飲清心茶的緣故呢?至此,實踐之旅在歡聲笑語和沉甸甸的收獲中畫上了句號,而紙鳶書院與成都的故事卻還在書寫,期待著下一次的相遇,那會是更加明亮的心情。
本文來源:http://www.ctwy.net.cn/news/2967.html,轉(zhuǎn)載請著名出處!上一篇: 成都中專學校四川城市技師學院課程改革
下一篇: 四川省金堂中學校社團風采展精彩瞬間